今年,新疆尔自治区将加大对南疆农产品产地初加工项目的扶持力度,计划在南疆五地州新建果蔬热风烘干房3000座,配套建设50吨组装式冷藏库1000座。
目前,新疆优质林果种植培养面积已突破2000万亩,加上辣椒、番茄等适宜在产地进行初加工的特色农作物,面积近3000万亩,由于产后初加工、精深加工能力不够,储藏保鲜设施建设滞后,导致产业链条短,优质产品率低,产品营销售卖半径小,大量农产品集中上市,优质不优价现象普遍,产业优势没有凸显出来。
果蔬热风烘干房项目的出现,及时解决了这一问题,让农民找到了一条致富之路。
农业产业化打破滞销僵局塔依尔·肉孜是疏附县萨依巴格乡的农民,不仅如此,他还是萨依巴格乡力拉农民合作社的创办人,合作社共有社员60人,其中40人是贫困户。他和记者说,过去他和本地的其他农户一样,采取日光晾晒的方式晾制杏干。传统方式晾晒杏干,不仅鲜杏浪费量较大,而且晾制的杏干质量、口感、色泽均较差,卫生条件也不好,市场行情报价偏低,形不成规模。
在2014年,他利用自治区实施杏热风烘干房项目的机遇,建设了4座杏热风烘干房。当年合作社总收入达到30万元,社员人均分红3000元,其中果品烘干人均分红就达到700元。
杏热风烘干房烘制的杏干不仅卫生条件和品质好,制干时间也快速缩短,平均每3天就能烘制出一批杏干,一个生产周期可以烘制10个批次。质量的提升带动了销售价格的增长,利用杏热风烘干房烘制的杏干价格比传统晾晒产品高出1到2倍,质量好的甚至超过3倍。
杏热风烘干房项目建设成本低、简单易操作、普及推广快,这让南疆地区原本散乱的杏干生产逐渐形成了规模。优良的杏干品质扩大了市场的需求,南疆地区的杏干生产也逐步走上了“种植-收购-加工-销售”的产业化发展道路。
开动脑筋拓宽增收渠道杏热风烘干房项目带来的实际收益让许多农民欢欣鼓舞,慢慢的变多的人走上了这条致富之路。而在完成既定生产目标后,有些农民则开始考虑,是否能将杏热风烘干房进行更充分的利用,以拓宽增收之路。疏附县兰干镇7村富民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木台力甫·买买提就是这里面一位。
他在杏子烘干加工的闲余时间,对辣椒、番茄等其它农产品进行了烘干实验。木台力甫·买买提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公斤番茄的收购价格是0.5元—1元,每6公斤番茄可以烘干出1公斤番茄干,而一公斤番茄干的销售价格是10元—11元。辣椒每公斤收购价格是2元—3元,每7公斤辣椒可烘制出1公斤辣椒干,而每公斤辣椒干的价格则达到了18元—20元。这其中蕴含着巨大的经济效益。
据介绍,2014年木台力甫·买买提收购辣椒30吨,加工辣椒干4.2吨;收购番茄45吨,加工番茄干7.5吨。当年带动农户350余户,实现当地农民短期就业200余人,实现户均增收625元。当年实现销售总收入42.7万元,纯利润达21.5万元。目前,他已经与焉耆两家企业签订了辣椒干、番茄干加购订单,并已获得疏附县10家蔬菜直销店经营权,为2015年拓宽了产品营销售卖渠道。
与木台力甫·买买提一样,别的地方的一些农民也将红枣、核桃、葡萄、雪菊、蔬菜等多种农产品进行烘干实验,基本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各地已经初步探索总结出了一套充分的发挥设备能力,降本增效的生产经营管理模式和经验。
群策群力推进项目实施2014年杏热风烘干房项目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有效促进了当地农民增收和就业。为了逐步扩大这项民心工程的受益面,今年,自治区将继续在南疆五地州扩大新建果蔬热风烘干房规模,为农产品精深加工提供优质原料,促进农民快速增收致富。
据了解,为了更好地完成项目建设,今年自治区成立了由有关部门参加的项目协调领导小组,实行农口有关部门牵头负责、分片包干落实机制。其中自治区农业厅负责喀什地区、克州,自治区林业厅负责阿克苏地区,自治区农产品加工局负责巴州,自治区农机局负责和田地区。
今年新建的3000座果蔬热风烘干房,每座造价7.5万元,配套建设1000座组装式冷藏库,每座13万元。自治区通过整合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扶贫、农机购置补贴、林业发展补助、乡镇企业贷款贴息补助、自治区财政补助资金等六个方面的资金渠道,共筹措资金2.55亿元,为每座烘干房补助5.5万元,每座冷藏库补助9万元。